精选内容
-
影响抑郁症治疗效果的“拦路虎”
在抑郁症的干预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几个因素,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1.治疗依从性差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缺乏治疗的动力;误以为症状好转就是治好,或担心长期服药有害身体而早早断药;难以忍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愿坚持治疗;害怕受到歧视和偏见而拖延复诊。种种原因都使患者陷入危险当中,引起病情反复。2.心理压力大或遭遇生活变故长期处在高压环境下、工作不顺利、经济拮据、家庭关系不和谐、丧亲、罹患严重慢性疾病等不良因素会导致人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成为抑郁发作的导火索,阻碍疾病的康复。3.复发次数抑郁症每发作一次,下一次发作就比上一次发作更快、更严重。发作次数越多,短期内复发率越高。每次复发,治疗难度就上一个台阶,想要控制病情,就要采用比之前更大的药量或更长的疗程。比如重度抑郁症,第1次复发需完全痊愈后再治疗半年,第2次复发要再治疗1~2年,第3次复发几乎就要终身服药。
卢和丽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07日56
0
0
-
交泰丸用于青少年抑郁或青少年自伤的尝试
交泰丸用于青少年抑郁或青少年自伤的尝试?青少年情绪障碍并不是一类独特的疾病,而是一类关于青少年与儿童时期发生发展的精神心理问题的总体描述。最常见的是青少年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患,它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或伴有某些生理反应。其中青少年抑郁更常见,占青少年的5%左右。另一类似情况是青少年自伤,有很多原因,抑郁只是其中一种原因而已,从表现来看,非自杀性自伤(NSSI)较为常见和引人关注。非自杀性自伤指患者直接、故意损害身体组织,但并不打算造成死亡。切割是NSSI最常见的形式,其他形式包括烧灼、刮擦/划伤皮肤、干扰伤口愈合、击打、咬伤、自我投毒,以及有目的性地参与非娱乐性的高危活动等。尽管大部分实施NSSI的个体并没有寻求死亡的意图,但自杀观念往往先于NSSI出现,而反复实施NSSI也是日后自杀的高危因素。一项系统综述显示,NSSI在青少年及年轻成人中最为常见,12-14岁是高峰期。NSSI在青少年中的发生比例为7.5%-46.5%,在大学生中为38.9%,在成人中为4%-23%,尤其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抑郁有一定的规范,但对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确相当困难,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抗抑郁、心境稳定甚至使用剂量抗精神病性药物可能获益,但总体而言尚无一种药物,显示具有针对NSSI的一致性针对性的疗效。临床上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辩证行为治疗(DBT)、经颅磁疗、现代电抽搐治疗等可能有效,但对于紧急危机中的患者,常常很难真正得到帮助,多数时候需要父母观察来降低风险。中西医结合辅助途径由于治疗的困难性,我们在中医上寻找方式,部分患者确实可以在针灸上可以获得近期疗效,但治疗频率高和疼痛感,很多患者并不愿意接受治疗。近年来有很多医院研究认为,传统中药交泰丸,以黄连为主要成分,能够治疗心肾不交表现的抑郁。中医的心肾不交,是指具有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呜,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等一类表现的症候。我们在临床上见到不少处于青春期自伤表现的青少年,也同样具有类似的表现,总体有三种基本特征:一是心烦:难以遏制的烦躁感和冲动感,这是导致患者具有自伤冲动的前提情绪原因;二是失眠:经常晚上难以入睡,早上难以起床,很多患者一个人半夜烦躁哭泣;三是情绪不稳定:情绪变化无常,很容易为很小的事情不高兴或与家人对立、发脾气,让自己和家人都感觉很受委屈。至于性生理相关的表现,因为隐私多数患者都不会主动述说,部分可以理解为正常表现,也可以有性生理表现过度的情况。从现实中看到的这类小患者,我们回顾经典,可以找到内在的共同规律性,于是临床开始尝试使用交泰丸辅助治疗这类自伤问题,部分患者反映,这样的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更加有效,当然也会有患者反映无效。中成药交泰丸在各大型药店、网上都可以购买,一般副作用很轻微,但要有良好的效果,需要在精神专科医院内的中西医结合医师指导下使用,这样既可以评估好青少年自伤或抑郁的诊断和严重性,使患者得到科学可行的临床方案。同时又有中医知识背景,才能够恰当的辨证论治,知晓交泰丸的药理药性,这样才能实现中西协同,提高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目前虽说国内已经有很多发表的论文,临床也有患者在使用,但暂时还没有进行严格的科研实验,所以交泰丸辅助治疗,只能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尝试和参考,暂时不能作为科学方法推荐使用(很多中药都具有类似情况)。交泰丸简介否之卦象,天气向上,地气向下,形成阴阳背离,天地不交之象。明代的易医学家韩懋精于易。他观《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悟到: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肉桂辛热,入少阴肾经。取肉桂一钱以应“天一”之数,取黄连六钱以应“地六”之数。意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改否卦为泰,名曰:交泰丸。阴阳失乖,水火不济,人病失眠,可与交泰丸。交泰丸,交济水火,药方取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降心火,不使其炎上;取肉桂辛热,入少阴肾经,暖水脏,不使其润下;寒热并用,如此可得水火既济。黄连六钱、肉桂一钱为丸,即是交泰丸,多不作汤剂。中医典籍【来源】《韩氏医通》卷下。【组成】生川连18克肉桂心3克【用法】上二味,研细,白蜜为丸。每服1.5~2.5克,空腹时用淡盐汤下。【功用】交通心肾,清火安神。【辅助主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怔忡,失眠。现代医学表现:抑郁烦躁冲动自伤。详解方源现代所著的许多方书,多称本方源自《韩氏医通》,但韩氏在原书中只是提到“黄连……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并无交泰丸之方名。首先提及交泰丸这一方名的,当推金元时期的李东垣。李氏在《脾胃论.论饮酒过伤》篇中载有交泰丸一方,由干姜、巴豆霜、人参、肉桂、柴胡、小椒、白术、厚朴、酒煮苦楝、白茯苓、砂仁、川乌头、知母、吴茱萸、黄连、皂角、紫菀等组成,功能“升阳气,泻阴火,调营气,进饮食,沉困懒倦”等症。方中虽包含有黄连、肉桂,但并非主药,亦非治疗心肾不交之证。明确提出黄连、肉桂同用,治心肾不交,名交泰丸者,则是清代的王士雄。他在《四科简要方安神》篇中说:“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名交泰丸”。功能主治交泰丸功能交通心肾,适用于心肾不交、夜寐不宁等症。心为阳,属火,居上焦;肾为阴,属水,居下焦,两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相互交通。《中藏经》说:“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又说:“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格致余论》也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由于心阳(即心火)下降而交于肾阴,肾阴(即肾水)上升而济于心阳,从而使心肾两脏的阴阳、水火、升降关系处于平衡、相济、协调状态,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升降失常,水火不济,必然会产生心肾不交的病变,治疗应采用交通心肾的法则。但是,对于心肾不交的病证,又当进一步分辨其阴阳虚实。近人叶显纯《论交通心肾》一文,把心肾不交之证,分成“心火旺,肾阴虚”、“心火旺,肾阳虚”、“心气虚,肾阳虚”、“心气虚,肾阴虚”等4种类型,分别以“泻心火,滋肾阴(如黄连阿胶汤)”、“泻心火,助肾阳(如交泰丸)”、“益心气,助肾阳”(如茯菟丸,《景岳全书》酸枣仁汤)”、“益心气,养肾阴(如天王补心丹)”等4种不同的交通心肾法加以治疗。可知交泰丸只是适用于心火亢盛,肾阳不足所致的心肾不交,不能泛治一切心肾不交的病证。至于心火旺,肾阳虚形成心肾不交的原理,《慎斋遗书》说:“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周氏明确地指出了肾阳与肾水上奉于心的生理关系,即肾水上承必须有赖于肾中命门之火的蒸动。命火不足,不能鼓舞肾水上交于心,心火上亢而致心肾不交。这种心肾不交才为交泰丸主治之证。临证应用已知心火亢盛,肾阳不足可导致心肾不交,欲使心肾相交,就必须既清心泻火以使心火下降,又当扶助肾阳以鼓舞肾水上承。只有水火相济,才能心肾相交,正如《慎斋遗书》所说:“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本方用黄连清心泻火以制偏亢之心阳,用肉桂温补下元以扶不足之肾阳;心火不炽则心阳自能下降,肾阳得扶则肾水上承自有动力。水火既济,交泰之象遂成,夜寐不宁等症便可自除。正如《本草新编》所说:“黄连、肉桂寒热实相反,似乎不可并用,而实有并用而成功者,盖黄连入心,肉桂入肾也。……黄连与肉桂同用,则心肾交于顷刻,又何梦之不安乎?”此外,近人万淑援等,从测定心火旺或肾阳虚患者尿儿茶酚胺与尿17羟皮质类固醇的排泄量中发现,心火旺的患者24小时尿儿茶酚胺含量高于正常,而肾阳虚的患者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低于正常。他们对3例尿儿茶酚胺高于正常,而尿17羟皮质类固醇低于正常的患者,应用黄连、肉桂以交通心肾,随着症状的改善,尿儿茶酚胺和尿17羟皮质类固醇均趋向正常。认为黄连泻心火的部分药理作用与降低尿儿茶酚胺有关,而肉桂温肾阳的部分药理作用与提高尿17羟皮质类固醇有关,两者合用,可各显其效能。这充分说明,测定尿儿茶酚胺与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的实验,不仅可以作为反映心肾不交的客观指标之一,同时也为交泰丸治疗“心火旺,肾阳虚”之一类型的心肾不交,提供了科学依据。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1镇静作用:①对小白鼠自发活动的影响;②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③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影响。1.2抗激怒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交泰丸具有明显的镇静、安定作用,但拆方后肉桂、黄连在同样剂量下抑制小白鼠的自主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及抗激怒作用均无组成全方时的交泰丸为强。2.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每组40只,灌胃交泰丸后连续观察7日,按简化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为15.42±1.86g/kg,给药后动物活动减少、安静、无死亡,于5小时左右恢复。如果有曾经使用过本方法的患者或家属,欢迎与我们交流。但尽量不发评论,以免误导他人。
罗诚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31日32
1
2
-
如何调节日常生活中的抑郁情绪?
??大家好!我是心理医生郝大夫。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加之疫情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心灵感冒-抑郁情绪呈增多趋势。抑郁情绪主要的表现为心情低落、兴趣下降、缺乏愉快感,甚至悲观厌世等,常伴有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且往往还伴有失眠多梦、疲乏无力、痛无定处、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性欲减退等躯体症状,经相关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对症治疗效果差。有了抑郁情绪,个人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冷静的面对这些暂时的不好,允许和接纳抑郁情绪的出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勿自乱阵脚。以下一些小方法,大家不妨尝试:1.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暂时搁置难题,积极调整状态,状态好了,问题可能就容易解决了;2.作息规律,多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大自然和阳光中有无限的正能量;3.和朋友或家人倾诉心声,倾诉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他人建议,更重要是整理思路、释放压力,有些问题可能说着说着就通了;4.可以尝试一些易自我操作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正念治疗、森田疗法等;5.努力过了,但效果不理想,甚至更糟糕了,这时应尽快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有问题不可怕,解决了一切都会美好如初!
临沂市人民医院科普号2022年07月26日155
0
0
-
几乎一半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人可以停药而不会复发
01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可以防止抑郁症复发(复发)。但新的研究表明,几乎一半停止服药的人不会复发。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健康状况不佳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它会导致情绪困扰并干扰日常生活。许多抑郁症患者在症状缓解后继续服用抗抑郁药物数月甚至数年。这种所谓的维持疗法旨在降低复发的风险。接受抑郁症维持治疗的人数正在增加。然而,很少有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在预防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复发方面的有效性。这项研究包括之前有两次抑郁症复发的人。研究人员比较了那些继续服用抗抑郁药的人和那些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人的复发率。他们发现停药的人更容易复发。然而,在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人中,超过十分之四的人的抑郁症没有复发。大多数人不时感到沮丧,但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他们通常对过去喜欢的事物不感兴趣,并且会在社交上退缩,睡眠和饮食比平时多或少,注意力不集中。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大多数人?会在正确的治疗和支持下康复。但大约一半的康复者继续复发。这种情况通常用抗抑郁药治疗。然而,这些药物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和情绪激动。副作用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02NICE指导建议将抗抑郁药用作长达?2年的“维持”治疗,以防止他们的抑郁症复发(复发)。它还推荐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变思维和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服用抗抑郁药作为长期维持药物。在抑郁症消失后继续服药几个月可以减少复发的机会。然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药物在服用超过?8个月时可以防止复发。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服用超过?9个月的人的复发率。该研究包括?478名?18至?74岁的人,他们在布里斯托尔、伦敦、南安普顿和约克的?150家普通诊所接受了治疗。参与者都曾有过两次抑郁症复发。他们已经服用了?4种最常用的抗抑郁药之一(西酞普兰、舍曲林、氟西汀或米氮平)至少?9个月,并且足以考虑停止。一半(238人)继续服用他们常用的抗抑郁药(治疗组),而停药组中的其他人(240人)服用假药(安慰剂)。这些假药丸看起来与人们常用的药丸相同,最初含有正常剂量的抗抑郁药。该剂量在?1-2个月内逐渐减少,直到安慰剂完全不含抗抑郁药。在试验开始时评估参与者的抑郁症状,然后在不同时间点(12、26、39和?52周)再次评估。研究发现:1、到?52周时,服用安慰剂的人(56%)比继续治疗的人(39%)更多2、服用安慰剂的?10人中有超过?4人?(44%)没有复发3、大多数复发发生在研究开始后?12至?26周4、安慰剂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治疗组更差,尤其是在?12周和?26周时5、停止治疗的成本略高于继续治疗超过?12个月的成本(因为重新开始治疗的人有更多的医疗预约,这比继续治疗的成本更高)。并非所有复发的人都重新服用药物。在安慰剂组中复发的?134人中,大多数?(53%)重新使用医生开的抗抑郁药。但?49人?(37%)在试验中仍服用安慰剂,另有?14人?(10%)选择不服用任何药物。与治疗组相比,服用安慰剂的人有更多的戒断症状(感觉类似于焦虑和抑郁,包括睡眠问题和烦躁不安)。该研究表明,一些通过治疗本来可以摆脱抑郁症的人在停止治疗后会复发。但超过十分之四的人可能会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状态。这些发现应该为医生和抑郁症患者之间的讨论提供信息。两者都需要意识到停止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危害。——《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4日23
0
0
-
我国第一个快速抗抑郁中心成立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自杀状况调查”报告,全球几乎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每年自杀死亡的高达80万人,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个死亡中就有1例为自杀,其中“抑郁症”正成为自杀的“头号杀手”。WHO统计还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为18%。今年3月WHO发布的科学简报还透露,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抑郁症发病率大幅上升了28%。今年年6月29日,我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单位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抑郁症患者超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由于抑郁自杀很多为年轻人,他们的死亡对家庭和社会都是巨大伤害和损失。为了应对因抑郁症导致自杀的严峻形势,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心理学院及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与睡眠医学中心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成立了“快速抗抑郁中心”(RapidAnti-depressionCenter),旨在用最先进的快速抗抑郁手段,对自杀倾向的严重抑郁患者及时干预,降低此类疾病的死亡率。经过中英文检索发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快速抗抑郁中心”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家快速抗抑郁专门机构。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情绪消沉、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失眠、食欲下降、躯体疼痛,严重者甚至悲观厌世,产生自杀的意图或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一半抑郁症患者会反复发作,最终成为重度抑郁症。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靠抗抑郁药,这类药物的缺点是起效慢,通常需要2-3周;另外部分病人难以忍受其副作用,约有三分之一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不能通过口服抗抑郁药得以缓解,从而成为难治性抑郁症。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用以往的心理疏导不能逆转病情,特别是抑郁伴有自杀倾向者,如何在病人有自杀意念后以最快的速度防止病人实施自杀,是这类病人迫在眉睫的问题。抑郁病人自杀死亡较高的原因,除了这类患者讳疾忌医,或自杀倾向未被密接者及时发现外,传统口服抗抑郁药起效慢,自杀意念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也是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电休克疗法被认为是防止抑郁自杀的杀手锏。这种疗法始于上世纪三十年,起初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后来发现电休克更适合于抑郁症,特别是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具有立竿见影的治疗作用,杀手锏一词由此得名。由于电休克时病人脑电异常放电而诱发剧烈的肌肉抽动,管理不当会导致病人严重缺氧、骨折、甚至心跳骤停等并发症,曾被认为是一种严酷的刑罚而几乎被废止。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开始在全身麻醉下实施电休克,一方面病人在意识消失的情况下接受治疗,不在感到恐惧,由于肌松药可以防止肌肉剧烈收缩,并发症和死亡率也大幅下降,麻醉下电休克被称为改良电休克。改良电休克随之得以广泛应用。2012年我国安建雄团队利用先进的麻醉深度监测、肌肉松弛监测和控制气道等新技术,将改良电休克疗法进一步改进,成果发表在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官方杂志,称为“改良电休克再升级”,升级后的电休克疗法临床应用的成功率和舒适度显著提高。不过电休克疗法毕竟属于有创治疗,而且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除外有一定风险外,成本也相对较高。氯胺酮是1962年合成的一种麻醉药,由于具备麻醉三要素(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中的镇静和镇痛两个要素,且不降低手术病人血压,也不抑制病人呼吸,特别适合于战伤救治,相当一段时期被作为一种基本麻醉药而普遍使用。由于氯胺酮有致幻作用,后被用于毒品吸食,这就是臭名昭著的“K粉”。此后氯胺酮作为临床麻醉用药也由盛转衰,到上世纪末逐渐被弃用。人们对氯胺酮的再次关注源于其抗抑郁作用的发现,研究表明,给抑郁病人注射半量麻醉剂量的氯胺酮时,可以表现为快速抗抑郁作用,最快可以在注射2两小时后起效,远远优于平均三周才起效的传统抗抑郁药。为了降低氯胺酮的副作用和提高治疗作用,科学家们新合成了艾斯氯胺酮,2019年艾斯氯胺酮被FDA批准用于抗抑郁治疗。精神科医生通常用经鼻途径使用艾斯氯胺酮,而麻醉医生则更擅长静脉注射,一方面麻醉医生处理病人时始终守护在病人身旁,另一方面静脉用药不仅起效快,剂量选择也更精准。氯胺酮在我国大规模用于临床麻醉有四十多年历史,麻醉医生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安建雄团队经过2年多的摸索,已经制定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由麻醉与疼痛医生主导的新型快速抗抑郁疗法,通过给药方法改进和科学配伍,除外起效快速(2个小时,远低于传统抗抑郁药物三周左右)、安全可靠等优点外,副作用也显著降低,安建雄还积极倡导和践行将舒适医疗应用于抗抑郁治疗,由此病人的就医体验,也就是治疗的舒适性也得以大幅提升。据悉,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快速抗抑郁中心由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创始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委暨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组长、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中国分会会长、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特聘教授安建雄博士与潍坊医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孙银贵教授联合发起,快速抗抑郁中心还与华西医院刘进教授麻醉与睡眠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卫民教授团队、北京健宫医院以及航空总医院等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多中心快速抗抑郁临床研究。(特别说明,2022年8月-2023年8月,安建雄教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时间较多,北京和成都看病需要预约)
安建雄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19日301
0
1
-
抑郁症的不典型睡眠障碍
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是睡眠问题,也是很多患者来就诊的主要症状,一般的印象中都会认为这种睡眠问题是入睡困难,但有很大一部分是那种不太典型的睡眠问题为主,具有这个特点的患者大多是年轻的女性,尤其是就读初中和高中的女孩,每天感觉昏昏沉沉,晚上完全不能入睡,或者可以睡一整晚,而白天仍然感到非常困倦,打不起精神,上课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都可以睡着了。对于存在这种睡眠问题的孩子,在选择用药的时候需要特殊考虑,药物应该适当激活神经元,而不是让孩子更感到困倦。
孙玉涛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13日383
3
2
-
正确看待抑郁症,保持好心情!
蔡军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11日102
0
1
-
重性抑郁症缓解期的认知障碍
重性抑郁症服用一线抗抑郁药充分治疗后,仅30%~40%的病人缓解,许多病人残留无力、嗜睡和执行功能障碍【5020】。一。认知损害的严重度首发性重性抑郁症缓解后,残留的认知损害比健康对照者的标准化效量是0.3,具体是损害了精神运动性速度、注意和大多数执行功能(例如注意转换、言语流畅性、认知灵活性)。因为抑郁缓解后的前意识层能量不足,导致快反应的精神运动性速度减慢、注意转换、言语流畅性和认知灵活性减退;抑郁缓解后的意识层能量不足,导致慢反应的注意持续性和选择性减退【5020】。二。恶化认知损害的因素⒈抑郁发作累计时间:重性抑郁发作的累计时间(不包括缓解期)越长,抑郁缓解期残留的认知损害就越重。因为重性抑郁发作的累计时间越长,说明脑供能不足失代偿的持续时间越长,残留的脑供能不足也越重。⒉精神病性抑郁:抑郁伴发的精神病症状与认知操作恶化有关。假设是先有认知操作恶化,即先有前意识层供能不足,超我监察功能削弱,潜意识联想易混过监察,进入意识,引起妄想和幻觉【5020】。⒊年龄:在抑郁缓解后,年龄越大,残留的认知损害就越重,这可能是血管供血不足和神经变性在起作用【5020】。三。抗抑郁药改善认知抗抑郁药大多是通过改善抑郁而减轻抑郁发作期的认知损害,而很少是不通过改善抑郁而减轻抑郁缓解期的认知损害。⒈舍曲林:2个研究显示,用舍曲林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运动性速度和执行功能【5020】。⒉度洛西汀:一项试验给重性抑郁症成人服用艾司西酞普兰(n=36)或度洛西汀(n=37),治疗24周,两药均改善工作性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心理加工速度和运动操作,但度洛西汀改善情景性记忆和工作性记忆的效应比艾司西酞普兰更强【5020】。⒊噻奈普汀:重性抑郁轻~中度发作的病人服用塞普萘汀,治疗3个月,显著改善认知功能(短期记忆学习、反应时间和注意)【5020】。⒋米氮平:急性重性抑郁发作用米氮平治疗3个月,改善认知,且不与抑郁症状缓解的程度相关联,提示这种认知改善不能用改善抑郁发作来解释。抗抑郁药也可能恶化认知。例如,用SSRIs治疗能恶化音素的流畅性,用三环抗抑郁药能恶化执行功能,说明这两类抗抑郁药都恶化前意识层的功能发挥。四。改善认知的非抗抑郁药调查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用褪黑激素、胰岛素滴鼻剂、乙酰左旋肉碱、N-乙酰半胱氨酸或硫辛酸,能改善认知功能;正常老人服姜黄素或深海鱼油,能改善认知功能。由此推测,这些药物也可能改善抑郁缓解后的认知障碍。可是,褪黑激素可能恶化抑郁,被排除在选用之列;胰岛素滴鼻剂和乙酰左旋肉碱国内不可用,故不考虑;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双相障碍,已证明其改善认知不比安慰剂好,又不考虑;只有硫辛酸、姜黄素、深海鱼油可考虑试用于抑郁缓解的认知损害。二甲双胍仅在伴Ⅱ型糖尿病的抑郁病人改善抑郁症症状,抑郁症状的改善与记忆操作的改善相关。提示抑郁缓解后,二甲双胍对残留的认知损害未必进一步有效。改善认知的非抗抑郁药常用量和作用机制见表1.表1?改善认知的非抗抑郁药常用量和作用机制药名常用量抗炎抗氧化保护线粒体功能促进神经发生褪黑激素6mg/晚√√√胰岛素滴鼻剂不详√√乙酰左旋肉碱1g/早,1g/中√N-乙酰半胱氨酸0.6g/早,0.6g/下午5点√√√√硫辛酸0.6g/早餐前√√√姜黄素400mg/d√√√深海鱼油1g,一日三次√√二甲双胍0.25g/中饭前,0.25g/晚饭前√√√五。认知损害的预报作用⒈病前认知损害预报将来的抑郁发作:情景性记忆能力减退,能预示将来可能会有抑郁发作,情景性记忆包括意识层的识记、前意识层的保存、意识层从前意识层调取信息的再认和再现,故情景性记忆减退提示,前意识和意识层的能量均不足,这种不足恶化,就会引起抑郁发作。所以认知损害存在于抑郁发作前、发作中、缓解后,是抑郁的一项素质性指标【5020】。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抗抑郁药或改善认知的药物对抑郁缓解后的认知损害改善较小。⒉阻滞性抑郁预报药物疗效:阻滞性抑郁病人用安非他酮效果好,而用SSRIs效果差,证据是:(1)一项小型研究给20例重性抑郁发作成人服用安非他酮150mg/d,治疗8周,结果发现,疗前视觉记忆和加工速度较差,预示抗抑郁疗效较好,而视觉记忆和加工速度较差反映了意识层的供能不足;(2)一项研究给70例重性抑郁症成人和57例健康对照者评价了疗前认知功能,作为预报单用一种SSRI(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两种SSRIs联用或安非他酮的疗效,结果发现,疗前词汇流畅性差预示对SSRIs无效,选择性反应时间慢预示对SSRIs或两种SSRIs联用无效,词汇流畅性差和选择性反应时间慢预示对安非他酮有效【5020】。词汇流畅性差和选择性反应时间慢都是前意识的供能不足。看来,意识层和前意识层的供能不足用安非他酮有效。⒊执行功能损害:晚发性(>60岁)抑郁症病人比成年抑郁病人更可能有言语性记忆、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损害,而执行功能损害预示抗抑郁药疗效差,残留症状多、复发率高。执行功能是由快反应的前意识操控,其损害提示前意识层供能不足,而前意识供能不足预示对抗抑郁药的疗效差、残留症状多、复发率高。一项对17项晚发性重性抑郁症研究的再分析表明,执行功能和精神运动性速度、造句(construction)试验、记忆操作良好与抗抑郁药有效相关联【5020】。
喻东山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5日673
0
6
-
重性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重性抑郁症单用心理治疗肯定是不行的,心理治疗只是解决抑郁症中个别的心理困惑。⒈动力心理治疗:动力心理治疗的短程疗法程序⑴鼓励病人讲:鼓励病人讲出她苦恼的问题;⑵找出联系:找出病人苦恼的问题与他既往经历的联系;⑶移情分析:当医疗同盟稳固时,病人会把医生当做她早年遇到的某个人,将爱和恨都发泄到医生身上,这叫移情,病人的这种移情是潜意识的,不适当的,例如,病人把医生当成她理想的爸爸或妈妈,当然会对医生有所抱怨,所以医生也不能当真,而应对这种移情进行分析和处理。当病人将移情付诸行动时,医生应予督导。病例:22岁女性,从小在外面遇到任何困难,回来从不跟父母讲,总害怕父母会抛弃她,去做心理治疗多次后,她仿佛看到父母离她而去的背影,回来问母亲,自己小时是否与母亲分开过,母亲告诉她,她小时断奶后,父母因要上班,曾把她送到乡下的外祖母那里寄养了3个月,乡里人逗她说,你父母不要你了,3个月后母亲去接她,她已经不认识母亲了。这才找回她害怕被父母抛弃的原因,知道这个原因后,她与父母的关系改善了许多,也能理解父母当时把她送到乡下时的实际困难。⒉认知行为治疗:该治疗是不管病人苦恼的问题与他既往经历的联系,只是找出导致她苦恼的不合理想法,然后医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使病人自己认识到这种想法的不合理,从而接受医生提出的解决方法,增强社会适应力。病例:25岁女性,看病时不想服药,理由是“是药三分毒”。医生告诉她,“是药三分毒”,那“是病几分毒”呢?一般人都是病痛得扛不住,才来看病,即“病到十分毒”才来看病。而服用三分毒的药物来治疗十分毒的病,你觉得该不该呢?病人自己认识到因“是药三分毒”而怕服药的想法不合理。⒊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帮助病人应对一些暂时的应激,例如,失恋、受到委屈,给病人带来心理痛苦。心理医生要帮助病人分析应激的原因,提出病人可接受的处理方法,度过难关。病例:22岁女性,去饭店吃饭,她想坐在窗前隔离位子(疫情原因,堂食需间隔坐座),店员不许,并解释了。她不信,回来问妈妈,妈妈说政府是这样规定的。又让爸爸评理,爸爸说店员没错,然后她就不开心。医生告诉妈妈,要对病人这样说,“店员说话没有涵养,应该说,‘不好意思,上峰有规定:疫情原因,堂食间隔做坐。请不要让我们为难’。”果然,妈妈转达给病人后,病人心里的疙瘩才解开。⒋人际心理治疗:就是通过改善人际关系,减轻抑郁。(1)悲伤反应:一个重要的亲人丧失,作为一个创伤,可迅速引起抑郁。心理医生帮助病人寻找新的支持和关系,重新建立关系,开创幸福生活。(2)人际角色困扰:抑郁症的社会退缩导致与知心朋友关系疏远,性欲减退导致婚姻关系恶化,这种疏远和恶化又加重了抑郁症状。鼓励病人努力改善这种僵局。如果人际关系已经真的无法挽回,则只有结束这种关系。病例:28岁女性,因为抑郁,厌恶丈夫的性抚摸,拒绝性生活,久之将导致婚姻关系恶化,一方面通过药物提高性欲(例如溴隐亭5mg/早),另一方面病人自己也不能太随性,应照顾配偶的情绪。(3)角色改变:包括离婚、解雇、就诊报销,给抑郁症病人带来心理压力。医生应帮助病人了解角色改变的好处和坏处,然后讨论实现愿望的可能性。病例:28岁女性,因长期抑郁和间断上班,所以医疗费感到吃力,想办医保。医生告诉她,办医保固然每个月交120元,服药就能免费,但单位就会知道你患这病,单位知道你患这病,好处是你会得到照顾,不敢累到你,遇事还得让你三分,坏处是不会重用你了。(4)人际关系缺乏:持续性抑郁障碍因长期社会隔绝,导致人际关系缺乏。医生要帮病人找出没朋友的主观原因,指出可改变的方面,发展新的人际关系。人际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支持性心理治疗。⒌非指导性咨询:医生让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叙述自己的问题,但不对病人的问题提出直接的建议,而是通过开放式提问,启发病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出适当的应付方法。因为执行别人的建议,不积极,而执行自己的想法,才积极。非指导性咨询实际上是认知行为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抑郁的心理治疗实际上就是动力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三种,后两种又派生出人际心理治疗和非指导性咨询。
喻东山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4日481
0
11
-
产前抑郁
产前抑郁又称妊娠抑郁,患病率14%~23%(记作1/6)【5016】。⒈并发症:产前抑郁伴发的焦虑、失眠可引起妊娠高血压,表现先兆子痫;贪甜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损害胎盘的毛细血管,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发育停滞,故母体体重停滞;妊娠期糖尿病还通过血糖升高,引起羊水过多,导致子宫内张力增高,诱发宫缩,引起早产【5016】。⒉接受诊疗率:产前抑郁的平均诊断率49.9%(记作1/2),治疗率13.6%(记作1/8),充分治疗(服用抗抑郁药推荐的起始剂量至少6周,或接受正式的心理治疗至少持续6周)率8.6%(记作1/12)【5016】。⒊缓解率:药物治疗(例如米氮平15mg/晚)的缓解率43.3%(3/7)【5016】。
喻东山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8日209
0
3
抑郁症相关科普号

喻东山医生的科普号
喻东山 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4100粉丝142万阅读

林伟成医生的科普号
林伟成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827粉丝101.7万阅读

彭旭医生的科普号
彭旭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忻临床心理门诊部
精神科
1068粉丝80.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胡飞虎 主治医师南昌大学二附院 心身医学科
抑郁症 245票
焦虑症 153票
双相情感障碍 39票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和心理咨询。 -
推荐热度4.9卢和丽 主治医师南昌大学二附院 心身医学科
抑郁症 254票
焦虑症 75票
失眠 54票
擅长:失眠症、巴黎人棋牌/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儿童少年期多动障碍与品行障碍、网络成瘾、躯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社会适应性障碍、各种心理危机(自杀倾向、工作学习问题、正常人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就业问题等)等 -
推荐热度4.7陆小兵 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 118票
抑郁症 110票
焦虑症 28票
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偏头痛、睡眠障碍、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有一定心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妊娠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见解,开展精神疾病患者的生育咨询。对精神疾病患者伴发的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闭经,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等)的临床处理有丰富的经验,专长精神疾病的饮食营养疗法。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